各位领导,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种高层次的会议上发言.我就中国艺术市场方面谈点看法,主题是<<构筑和谐的艺术市场>>,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中国艺术品市场自1993年6月20日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敲响祖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以来,已走过了十三个春秋,短短的十三年与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悠远的历史相比,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显得比较幼嫩和单薄。在十三年的时间里,中国艺术产业各界人士不断探索和进取,使艺术市场的培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在2003年出现了交易量激增、成交价格暴涨的火热势头,到2005年的春拍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更是出现了量价齐升,一路高歌猛进前所未有的“狂热”状态。然而,在“狂热”的同时,市场秩序却出现了混乱,市场不规范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终于在2005年底,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和成交率的急剧萎缩和下降,因为许多书画收藏和投资者开始理性分析,市场趋于理性回归。怎样来理解市场秩序的混乱? 首先,我们艺术品行业发展法律法规相对缺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和服务尚未到位。 其二,诚信的危机困扰整个行业,破坏了行业发展的和谐。不少艺术创作者往往不是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市场各方面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有的漫天要价,人为炒作虚假价格;有的避开经纪经营单位,大肆进行私下交易,私人交易的不稳定性和定价的随意性破坏了市场秩序和交易规则,直接阻碍了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艺术品进入市场,应该通过代销、拍卖进入市场,而现在的市场恰恰缺乏这份自律,由于私下交易的盛行,直接影响了定价的公正性,扰乱了整个交易秩序;还有的粗制劣造作品大量投放市场,严重损伤消费者信心;更有的与造假集团为伍,利欲熏心,利令智昏,滑向违法犯罪边缘。 诚信的缺失,使三假盛行,制假,售假,拍假。现在造假正朝着集团化和产销一体化发展,假货甚至有些泛滥成灾。有的乡镇,由于立法落后,执法不严,使得艺术品成为商品领域中造假者一片乐土;售假的经营网络化,中国的画摊、画店和画廊一共十几万家,小乱散差,不少小画店大部分都在销售假的艺术品;拍假的公开化,《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不对拍品瑕疵负责,这是国际上对拍卖业中介的特点所确定的惯例,建立在反欺诈上,而这一点,却被一些拍卖公司所利用,把这一点作为制假和拍假的借口,甚至与售假者恶意勾结和拍卖,损害了艺术市场赖以生存的诚信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是专家公信力的下降和鉴定体系的缺失。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很需要一支分门别类的权威的专家鉴定队伍,和公平合理的价格评估机构。造假集团则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可以击穿专家的鉴定底线,孔方兄可以冲破专家的道德底线,底线破了,就等于没有专家。或者有专家比没有专家更麻烦。因此,现在越是一些老好人的专家,不实事求是的专家,越受到一些拍卖公司等经营机构的追捧,形成艺术品鉴定与经营的“恶性循环”,这更加剧了艺术品市场的混乱。 其四是市场投机、市场炒作之风盛行。一方面是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火爆”行情中,大量涌现艺术质量不高的应酬性“真迹作品”;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买家不是真正喜欢艺术的收藏者,这些资本不是投向收藏这个终端环节,而是处于市场流通这个中间环节,市场投机炒作痕迹明显,且投资周期超短,周转期很快,很多人是今天买、明天卖。就从拍卖业来看,特别是在近现代书画领域,拍卖场次密集、拍品繁多、重复上拍率高、雇托哄抬画价、假拍、串拍等违背市场规律的情况频繁发生,使一些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严重错位,给本来就不成熟的艺术市场埋下深深隐患。 其五是艺术市场理论家的缺席。整个产业缺乏正义的声音,缺少正确导向的力量,似乎一切都是商家的策划与营销。 总而言之,支援整个艺术市场发展的和谐体系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可以这样说,这些严重地困扰和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尽管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大约占0.1%左右,但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行业的发展对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对国民素质提升,对生活品质的改善都有巨大的作用。应该说,我们行业乃至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出路何在呢? 一、政府倡导行业的和谐是发展的关键。 我们需要政府来完善艺术品行业的各种法律法规,我们还需要市场各方力量和传媒、传统产业的和谐发展。 二、诚信是我们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行业自律很重要。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在政府倡导力推下,在今年11月初正式成立,率开国内行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之先河。 诚信应该成为我们艺术家、经营者、理论家、艺术消费者共同维系市场和谐的准则。 三、人文精神是艺术市场和谐发展的核心。 艺术的人文关怀是整个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艺术应该带来审美的愉悦,共享文明的升华,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艺术家应从多创造符合人文需求的艺术精品。 四、艺术品消费多元化已是艺术市场和谐发展的新趋势。 艺术品消费与金融业的互动,如艺术品可作为金融产品,进入抵押、流通的平台;以艺术视角去寻求房地产开发的新理念,如让酒店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策划,“打造文化艺术博物馆式的品牌酒店,”让艺术消费彰显了经济价值,这些都是艺术消费多元化的新模式。 五、艺术品投资基金浮出水面,必将对艺术市场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艺术品投资是一个极为专业的领域,许多先前投资艺术品的机构、个人因艺术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缺诚信等问题,交了不少“学费”,使得更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而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出现,为这部分人的融资和艺术品投资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由专业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机构,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集团化专业化运作,来保障投资者稳定而较高的投资收益。 中国由于金融体制的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产业的发展。比如画廊、艺术机构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来自企业的投资也相当有限,画廊、艺术经营公司要积存作品、锁定和推广艺术家全部得靠自有资金,因此扩张艰难。此外,艺术品抵押贷款、艺术品保险、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缺席,也削弱了国内艺术品的流动性。因此我们呼唤尽快设立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由专业的艺术经营机构来运作,专业机构涵盖了美术评论家、艺术家、鉴定家、资深的艺术品经营者等一大批业内人士,来把握基金的投资方向,发现和挖掘那些有极强艺术功底、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时代创新能力的中青年优秀艺术家,投资那些审美情趣高尚,文化内涵深厚,民族本土原创的优秀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品投资基金将引导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方向,同时有利于与国际艺术市场的接轨。优秀的艺术家可以静下心来进行探索、思考,潜心创作,树立起独创意识,精品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中国艺术作品的整体水准,吸引海内外更多的资本投向中国艺术品市场。 此外,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成立与基金机构的专业运作,可以有效地防止购入假画伪作,使制假,售假,拍假不再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可以减少私下交易等中间环节,有效杜绝市场炒作和人为哄抬。以自身规范的交易行为起到有效地规范艺术市场的作用,使艺术市场有序、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真正的优秀中国艺术品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由于近百年来国势积弱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国际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品价位严重偏低的局面。我相信,未来的岁月,这一局面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中国艺术精品力作将会具有无法限量的增值空间,这已经是盘整中凸显的现实。 第一,中国艺术品是五千年文化文明进程的见证物,是“国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中国优秀文化艺术将越来越受到全球有识之士的青睐。 第二,中国的经济强健的发展,为市场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间已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可投入收藏领域,足以在未来短时期内让艺术精品市值飙升。 第三,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得到大大强化。西方人士对中国艺术品认识大大加深,触角敏锐的西方投资者正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物超所值的中国艺术品,或许未来几年就是他们大举购藏的良机。 第四,将中国艺术推向国际的现实使命逐渐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先进文化力和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国家将逐步出台扶持、激励的政策和法规,艺术市场正渐渐步入繁荣时期。 第五,企业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逐步加大。这是企业品牌提升和企业财富增长的双赢之举,这又将有力带动艺术市场步入新一轮辉煌。 投资、收藏、鉴赏中国艺术品不仅能美化我们的生活,更可快速增加我们的资产,也必将为中国文化艺术和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弘扬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