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画材料的历史
油画材料的历史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轨迹也就是几百年的时间。十一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淡彩画。(坦培拉)过渡到现代意义上的油画材料。当时的画家在使用淡彩画的过程中因淡彩画的干燥过程过快,而使绘画的修改变得困难。当时的画家适度加入少量延长干燥时间的亚麻仁油和有光泽的树脂液就变成了所谓的油性淡彩画,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现在的油画材料,之间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0年使用历史。
油画材料的形成在油画的制作时和表现能力上都有不可轻视的成就,但在后期的保存上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难题。尤其是油画完成就过程到保存的过程都是作品不断氧化老化风化的化学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法逆转的变化。世界上已产生和完成的作品均在发生着这种氧化的过程,而人们仅仅是在对这种变化在作一种减慢的方法研究。而氧化的原因不仅仅是时间一项因素所决定。它还和保存的方法,自然环境的不同,气候、光线、湿度,外部原因,本身材料的内因等多种因素所决定。而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后果都对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起到关键的作用。历史名画荷兰画家的名画“夜巡”原来是白天的蓝天下的一幅作品而后来因蓝色变暗而成“夜巡”,这实际是材料变质的错误的例子。到目前荷兰博物馆都在寻找一种方法来延长此画的变暗过程。
二、我国目前的材料现状
自西方的油画引进中国的历史来看也就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西方的油画材料的几百年的历史也是从手工作坊到工业生产的改变和实践过程,其中也有很多教训和经验。而中国的油画的发展从老一辈的颜文樑、吴作人、刘海粟、林凤眠、徐悲鸿等到目前的第三代第四代油画界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过来。特别是老一辈的画家所留下的作品中都有很多失败和不成功的不可你转的教训。有材料专家估计80%的老作品都出现保存和使用上的错误。而对已完成的作品的保存和修复要花上很大的精力财力还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事例:刘海粟的早期作品80%出现严重变色、龟裂、剥落、浮起、破损;
国产的油画材料油画布的质量,早期生产的材料完成的作品100%出现问题;
西方油画从印象派以后的作品,特别是印象派的作品褪色问题严重。
近代画家中因早期的现实环境,经济等原因没有合理地使用优质的材料而造成作品的变质。而无法长期保存和保值,吴冠中、刘海粟等画家的作品,现代的陈丹青等。
而当前油画事业空前发展的时期,所带动的材料革命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二方面的问题:一种是严肃的艺术家对材料的讲究和不负责任的画家对材料的马虎。
在此我一再提醒一个有使命感的画家一定要选择一流的材料来完成他的力作,不要因材料的缺陷而遗憾。
三、绘画技法的变革、创新中的误区
油画的发展史也是油画技法的发展史。油画艺术从古典、现实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发离派、抽象派等的发展都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体现。材料的发展从水性,到油性,到水油二性,都在不断地发生材料上的革命和技法上的革命。在其中画家的实践中也有不少的探索和发现。作为画家应该从自我的实践中和别人的实践中吸收成功的经验加以发扬光大,而同时也应该不安盲目地把错误的方法当正确的来推崇。在这中间特别是要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该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要花力气来学习材料学对自己绘画作品负责。而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错误的方法的确令人担忧。例如:在宣纸上作油画的尝试,因材料的宣纸存在的吸油和将来的纸张变脆变黄而断裂都是不科学的选择。
还有乱用不同化学性质材料而造成作品变化。没有实践的经验乱用一起的技法,都是不可提倡的方法。会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后遗症。
四、收藏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艺术品的价值观有二个方面组成。其一是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而这一方面的价值是和艺术家的技法,完成作品的优劣,材料的好坏等因素所左右。而其二艺术品的历史价值是和艺术品的时间,历史所决定。而这二方面都是收藏作品的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国际的藏家特别是大的收藏机构都在这二方面有很专业的研究和专家。我国很多优秀的画家往往因为不太重视材料的重要性而造成价值的下滑。所以做一流的画家完成一流的作品一定要选用一流的材料作保证。而目前在材料专业工业生产的现状下,应该选用著名的材料商的产品才是保证艺术品保值的最佳方法。
世界著名的材料有荷兰泰伦斯,百年材料商英国温莎,牛顿。国产有上海马利,天津飞鹰。
最后建议画家应该研究一些材料应该用上的学问,多多实践一定能收到很实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