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艺术评论
李可染:稻梁黍稷在心中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报   2007-11-09 10:42:45

      “作诗与作画,难得是清新。有品方含韵,无私始入神。悠悠随白鹭,淡淡泛黄醇。美在啼筌外,庶几善与真。”这首五律是1943年3月郭沫若为李可染的山水《村景》题的诗。《村景》是重庆金刚坡附近山村的真实写照,浓郁的山野气息引发了郭沫若的诗兴。诗中,郭沫若既说了自己,又说了李可染:不管作诗作画,有了品位,才能出神人化。

        当时在重庆的艺术家很多,特别是画家,有了得意之作,大都想请郭沫若挥笔题句。不过,郭沫若题画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情况下,遇到能够引发他的诗兴的画作才肯噱慨落笔。那时,傅抱石的许多佳作都使郭沫若兴奋不已,特别是《云台山图》,他一口气就题了四首诗,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李可染在当时也已是画名远播,而且时有佳作问世。除了郭沫若.田汉、沈尹默等名家也在他的画作上多有题诗或留句。郭沫若在李可染的一幅“水牛”上题诗道:“……农功参化育,气字混鸿蒙。知是神无馁,力充度自雄。稻粱麦黍稷,尽在一身中。”对李可染笔下的水牛的内涵又进行了深入挖掘。

        当时的李可染既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又有忧患中不忘艺术的敬业精神。那时,他和傅抱石住得很近,经常到傅抱石的住处,或者欣赏傅抱石的画作,或者与其谈石涛、论笔墨。傅抱石勤奋刻苦的精神使他很受鼓舞。他曾给四妹李畹写信说:“傅抱石先生近来天天画国画,我去看过二次,是比过去的作品更有进展,打算在今年雾季举行个展,以陈之佛、许士骢作比,定然结果不错……”

  随着“第三厅”的撤销和“文工会”的名存实亡,原本领导着大家搞抗日宣传工作的郭沫若告诉大家可以在研究学问的同时自谋生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收到了重庆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邀请的李可染便打算前往这所学校担任中国画讲师。重庆国立艺专由抗战前的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合并而成。“七七事变”后,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率领师生流亡到了长沙。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让林风眠把艺专迁到沅陵,和北平艺专合并,成立国立艺专。合并后,林风眠出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来,因为学校政治环境复杂,人事关系紧张.林风眠心力交瘁,便辞去职务。陈之佛原来是国立中央大学美术系的教授。担任校长之后,他就把艺

专从青木关附近的松林岗迂到了沙坪坝的磐溪。因为李可染在重庆曾经参加过众多画家一起举办的联展,还参加过许多文化艺术社团的活动,所以陈之佛对他的作品和为人比较了解,一听说他可以自谋职业,便向他发出了聘书。李可染把这个情况跟郭沫若汇报了一下,郭沫若同意他去任教。

        1943年9月,艺专开学,李可染便到了艺专,这时李畹也正在那里读书。由于各自或者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学习,兄妹二人已经分别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又能朝夕相见,再也不用靠频繁的书信往来了解情况,李可染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李可染在艺专教学时主要以示范为主,他先在课堂上现场作画给学生看,然后再让学生临摹。他那时候正潜心传统,人物喜欢梁楷,山水推崇石涛,画风比较疏简淡雅。他 常常跟学生们讲,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受此派彼派的干扰,要抛开杂念,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下去,扎扎实实地画下去。

        李可染当年在艺专课堂上示范给学生的那些画作基本上都已经找不到了,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一幅《执扇仕女图》。这件作品,可以称得上是李可染的代表作。画面上的仕女,面容丰满,体态轻盈,手中的纨扇薄如蝉翼;面部用淡彩,上衣略渲花青,线条流畅而飞动,表情真挚而自然,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上世纪80年代,李可染偶然发现了这幅本来早就不知去向的人物画.连忙以自己的一幅“近作”为代价,将其换了回来。欣喜之余,他提笔在画上题写道:“此吾一九四三年在重庆国立艺专课堂为某生所画,四十年后在京得见,因以近作易之。年来眼昏手颤,不复能再作此图矣!人生易老,不胜慨叹。一九八五年,岁次乙丑春三月,可染题记。”

        由这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李可染当年作耐相当快捷。那时李可染36岁,正是思想和技艺日渐成熟、开始展露才华的时候。后来,他画得慢了,那是因为拜白石老人为师之后,老人谆谆告诫他,行笔一定要慢,要如“屋漏痕”,他牢记老师的教诲,坚持终生。

  有一回,林风眠到艺专找李可染。正在上课的李可染一看他来了,连忙把他让进教室。学生们听说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林风眠,都非常惊讶、欣喜。这时.李可染跟林风眠说,要劳他的大驾,为学生做一次示范。林风眠笑笑,爽快地答应了。他提笔在手,略一沉吟,然后饱蘸浓墨,在纸的上端轻轻一抹,起伏的远山便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然后用淡墨,只是一笔,就画出了一条大江;再寥寥数笔.江上便有了船,岸边又出现了两个纤夫。画面极其简单,却又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们都激动得连连鼓掌叫好。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张艺谋同学 摄影家邓伟学画记:李可染谈艺录(图)
·业精于勤画深于思 李可染:澄怀观道万籁奏鸣(图)
·李可染作品欣赏
·书画作品奇货可居—李可染作品行情探析
·李可染四弟子联袂办展纪念恩师
·纪念李可染100年诞辰活动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江苏抢救保护李可染旧居等十处名人故居
·2007年春拍 李可染作品强势依旧
·抗战前期的李可染:一次画展就是一次爱国宣传
·李可染《万山红遍》可望刷新世界拍卖纪录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