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前  言 展出作品 时间地址 相关文章 展览空间 展览图录

荧 屏 绘 画

段 君

        荧屏绘画,即以绘画模拟电视、电影、录像和互联网络等电子和数字媒体终端显示屏的图像效果。荧屏绘画的意义在两个方面:1、绘画语言上的进展,2、绘画图像内容的扩展。

        由于特殊的成像和展播方式,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电子和数字媒体为当代社会提供的图像,在视觉观感上完全不同于以往。比如目前网络上的图片或在线播放的视频,因为受到互联网传输光缆和网站存储空间的限制,图像的像素一般都比较低,在显示屏上会出现影响正常观看的电子颗粒或色块,图像显得不够清晰。对于经常浏览互联网的当代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视觉经验。此次展览中谢曹闽的绘画,图像来源于电脑网络数字媒体,以及电视、录像等电子媒体。画面多重影,场景模糊,似乎与他刚到美国时成天趴在电视机前学英语的经历有关。谢曹闽毕业的萨梵那艺术学院,是美国多媒体艺术专业极强的院校。与学院其他媒体艺术家曾经的朝夕相处,使他对荧屏画面的研究更为精深和可靠。

        沈晓闽一直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成果卓著,在视频的成像、编辑等方面十分在行。此次参展作品是他最新的绘画力作,作品的原始画面取自在互联网上还未下载完的大片。由于文件并未完全解码,所以大片通过软件在荧屏上播放的时候,颜色、形象都是凌乱不堪的。有时色块无限拉长,有时物体产生重影,场面荒诞。沈晓闽与谢曹闽对图像的选择,都具有比较大的视域和格局,比如战争、城市、色情、集会等场面,他们的作品已经具有全球视觉文化研究的性质。

        电视是早期视觉文化的最佳载体,但自从网络兴起以后,电视日益暴露出它单向输出画面的死穴。网络上提供的图像则是空前海量的,目前还没有任何媒体能够与之抗衡,所以模拟网络图像的艺术家选择图像的自由度和宽广度几乎是无限的。不过,电视仍然是当今最典型和最成熟的电子媒体系统,它不涉及到像素的问题,加上它传输信号的光缆超宽,播放质量早已达到高清,但它还是会受终端显示屏的影响,尤其是在电视机显像管发生故障或老化,或在播放过程中遭到其它电子信号干扰,电视荧屏上就会出现一些异样的图像,比如电子射线在荧幕上闪烁形成的麻点、色条或色块。金阳平在《正面损伤》、《发言人》、《被灼伤的肢体》等系列作品中,就着力模拟电视荧屏的画面效果,或电视机出现故障,或开机关机瞬间的光点闪烁。但他并不完全是在讨论色域的抽象构成,电视的文化和社会性内容依然是金阳平涉及的主题,只是金阳平将这种讨论跟最直接的身体感觉紧密联系起来,以建立一个实在的出发点。在他模拟电视画面的系列作品中,身体会直接感知到电子媒体的物质性射线:射线与画面中的事件同样是实实在在的。

        这些感官上的现象以及模拟此类现象的绘画,我想只有在电子和数字时代才会出现。电视、录像、网络等作为二手媒体,它与我们直接通过肉眼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画家们注意到这些复杂的新型视觉景象,并尝试以绘画的方式将其描绘出来,无疑极大地扩展了绘画语言发展的空间。荧屏绘画语言的进展并不局限在绘画内部,它通过与其它媒体的碰撞和交融,借鉴其它媒体的成像方式,从方法论的深处发动语言变革。

        回想19世纪晚期,新印象派发明点彩,把未经调和的原色紧密并置在画布上,完全靠色彩本身的混合和闪烁,在人类的视网膜上产生效果,为艺术史贡献出新的绘画语言。新印象派出现的背景是当时科学界在光学和色彩研究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荧屏绘画则同20世纪下半叶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密切相关,尤其是电子和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切实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电子和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以录像和网络艺术等方式来讨论技术的可能性,荧屏绘画则用古老的绘画来思考电子和数字图像。

        与历史上的新印象派相比,荧屏绘画有着更为可靠和直观的视觉经验作为参照,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处理画面,况且电子和数字媒体本身的成像方式就是有贡献性和突破性的。但新印象派的缺陷也显而易见:点彩法过于严厉和机械,使绘画的对象失去了生命力。今天看来,新印象派在方法上与荧屏绘画不谋而合,但荧屏绘画更注重对画面的主观处理,而不是像新印象派基于技法考虑以致简化对象。金阳平的绘画与新印象派有实质上的渊源关系,但他已成功地摆脱了新印象派僵化的技法,他不会勉强地滥用零散的笔触,画面想要表达的主题才是他选择何种语言的出发点。在《天空的游戏》、《邓小平》、《孙中山》等作品中,金阳平将重大事件画得如同电子游戏场景,或者说是将电子游戏场景画得如同重大事件,以此攻击大事件的虚幻,并揭示其本质。

        康世伟则用油画直接画他过去所拍摄的录像截图,但有意使画面模糊,作品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或塑料布,既探索绘画语言,又审视曾经的青春。荧屏绘画必须认清的问题是:画面为什么要模模糊糊的?模糊究竟有什么意思?荧屏绘画并不关注人类较早期的照片,因为早期的照片属于前电子媒体,它的模糊感是由于照相机机械性的晃动所造成的,这与电子和数字图像的成像方式完全不同,尤其是数字媒体的成像,已具有前智能的性质。画面的模糊或者不清晰,在当代中国经常用以表达对描绘对象持审慎或批判的态度,这是由中国整体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很多观点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艺术感觉上,荧屏绘画蕴含中国古代绘画的诗意。不少技法类似水墨山水中的皴法,如点子皴,画面则多有米氏云山之遗韵。孙尧2008年的绘画,整体气氛晕染出色,人像或人体完全融化在树木、山林、空气、土壤、光线等自然结构中,瑰丽的颜色还沾染有电子图像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余旭鸿的画面模拟投影的效果,既有灯光、树木等实体的投影,又有投影仪光束的照射,兼得古代意境与现代动感,兵分两路研究图像的成因,最终殊途同归。

        荧屏绘画不仅反映人类普遍的视觉经验,更在于思考对荧屏的大量观看,是否会妨碍到我们注意其它的图像?孙逊的手绘功夫已声名远播,此次参展作品为《昆虫考古学》,他的考古是福柯式的考古:解析并还原事物。其工作基础是对历史的感情与怀疑。逐帧观看昆虫肢体的细微变化,不过是孙逊的借口,他要提示的是:历史应当被凝视。吴明晖绘制旧版外来电影画面的135幅水墨,其价值在于他用绘画的方式将电影单帧画面的构图、透视、虚实、色彩等视觉艺术问题放大,以此探讨绘画语言发展的可能性,并获得对自身的参照。

        中国当代绘画在语言上的困境,根植于深层次的内容贫乏,以及在方法实验和观念更新方面的惰性。当代绘画普遍的符号复制,抽离了图像的内涵和背景,将图像发展成为僵死的商标。电子或数字图像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流动性,它不会僵化,并具有强烈的共享欲望。荧屏绘画染指电子和数字图像,目前虽然处在探索阶段,前途未卜,但不确定的未来正是荧屏绘画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是,荧屏绘画因其大视域、大格局,将成为全球文化、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进行碰撞和较量的艺术场所。

2008年9月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9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