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是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之根艺家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而创作成的高档艺术品。 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自然的根材不失去自然,作者只能就材发挥,顺其自然,在整体材根的多部位形象中立意取形,借形构思,因此如何审视取材是根艺创作者能否创作出好作品的关键。根据多年的实践就根艺取材与创作浅谈一点见解。 根材的先天然美是基础,保留原材质自然美到创作后超自然美是创作者技巧。创作时作者不能强求某中具体形象去人为过多加工,要尽量发挥自己的构思想象尽最大限度保留原材料的自然形态。由于根材的形状是客观的限定在先,创作者必须在原有的根材形状,(如奇形怪状的根。清晰流畅的纹理,凹凸残缺的现状等)特征上下功夫。通过构思取舍创造出高于自然和超于自然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不是主观的模仿,只是和自然形象有相似之处,它是用形去体现用神来表达,正是它似是而非,似象而非象的神韵满足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和视觉的幻想效果。 在根艺创作中,作者如不能更多的保留和顺应根的自然,那么就失去了也就没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根艺发展到现在,许多根艺家在实践和理论上确实进步提高的很快,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是件好事,艺术界本应白花齐放,我想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中通过争论逐步提高和走向成熟。 有的作者赞成局部雕刻,能起到画龙点睛,使作品更有神韵,有的作者主张去掉多余的根须保留自然根材纹理,似像非像才是最佳根艺品。 依我拙见,我想二者各有所长,我多年实践证明:前者能更多的利用根材,艺术价值虽低一点,但社会上多数人能欣赏和接受;后者在选材上局部限性很大,特别是上等根材更不容易,一年出不了几件好佳品,价值肯定高的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就创作者而言,每件作品确实来的不易,但是就欣赏者层次和经济条件许可,作者知音确实很少。 我认为二者可同时启用,关键在于作品是否顺应人们的审美意识,虽然有局部雕琢但只要顺应自然,能保留朦胧含蓄的竟境,能引发观赏者从中释读出自然的幻想,得到审美满足就是件好作品。 根艺作者应当在实践中不但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借鉴学习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手法,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一个品德高尚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作品,能反映出内心世界的情感,渴望能使欣赏者得以启示,激发人们应在困境中能自拔,事业上有成就,在生活中感到幸福,要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这才不愧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和存在。 注:此论文在2006年4月北京《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会》荣获一等奖。 了解更多周厚安信息:http://zhouhouan.365cc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