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热点资讯
创印章类拍品世界纪录 官印“升”机渐露
来源: 商界时尚   2008-08-11 10:44:43

 

  上月,一方康熙皇帝用过的玉玺在法国图卢兹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出了470万欧元的高价,一举创下了印章类拍品的世界纪录。这方玉玺的起拍价仅为30万欧元,算上佣金,最终的成交价格高达560万欧元。而在5年前的北京华辰举春拍上,同是康熙帝御用的碧玉玺仅拍出660万元人民币,在当时还刷新了单枚皇家印章拍卖的最高纪录。

  皇室御用印章存世量少,大多又藏于博物馆中,所以流入拍场之后的迅速升值本就可期,但对许多藏家来说,这样的机会毕竟过于稀少。印章因材质、用途等不同,可分的种类极多,其中又以“官印”较受藏家欢迎,但由于近些年人们对印章材质、篆刻名家的追逐,使得以铜质为主的官印成了印章中的“价格洼地”,有着较好的升值潜力。

 

  我国正式而完备的官印制度始于汉代,官印包括皇帝的御宝、玉玺和金宝、各级朝官官印、地方行政官印、各级机构品官官员之印和军事机构军官官印等,在材质、形制大小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如天子之印独称玺,有金玉两种,其他印不能用玉,这一制度几乎延续到中国封建社会之终。而官员印章则以铜印最为普遍,因其质地紧密、具有延展性、易于保存等特性,一直为官府所用。一般的官吏及公文的往返使用的官防,常为铜章。两汉时期就有明确官文确定铜印的铸行,隋唐之后,官私印章基本都为铜质,到明中期石章风行后,铜章才渐被弃置。因此金石篆刻家齐治源认为:“战国至元明印章,大都从历史意义和考古意义上来评价它的价值;明清以后的印章,大都从艺术水准、是否为名家所制和印石上来评价它的价值。”

 

  近两年来印章的拍场表现大抵印证了这一看法。明清以来文人名家的印章较为火爆,而各类极具赏玩研究价值的铜官印却还养在深闺:不久前西泠印社200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枚田黄冻双凤钮闲章以431万元成交;去年匡时春拍推出的“大匠之门”——齐白石书画篆刻专场中,白石老人为陆质雅所治的70多方印章均以高价成交,创下了100%的成交率,其中王安石六言绝句双面印拍得120万元的高价。同样在去年初的西泠印社篆刻专场中,方介堪为张大千刻的“潇湘书楼”印也拍出了99万元。而至今为止,国内尚未有一家拍卖公司推出专门的官印专场,仅在今年的嘉德春拍铜镜专场中,增加了铜印的专题拍卖,不过,就是这一场专题拍卖,让藏家看到了市场对铜印身价的重新定位,一枚8万元起拍的统军千户之印,成交价达到了31.36万元;另外一枚魏晋时期的奉车都尉鎏金青铜玺印,估价5万至8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9.04万元。奉车都尉是一种官名,自汉武帝设立之后,到宋代废弃,这枚铜印无疑是当时历史的一段记载。

 

  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玉玺、金银印的身价都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上扬,这对于铜印价格的拉动无疑是显而易见的。铜印目前的交易主要还集中在古玩市场及藏家们的个人收藏,价格相对较低,一枚品相完好的官印,有时甚至以几百元就能购得,未来的升值空间可期。尤其是铜印除了赏玩之后,还兼具实用价值,在个人藏书、信笺等物品上盖上有着古代官职的印文,既文雅又独具个人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铜印身价的与日俱增,赝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由于铜本身的价格不如金银,因此造假成本比较低,加上拍卖价格比较高,因此巨大的利益驱使了造假者纷纷出手。目前收藏市场上的铜印赝品,绝大多数是翻砂浇铸的粗劣之作,印钮两侧的标记文字也是浇铸成形的,文字不清或似是而非。藏家们可以记住一条简单的辨识方法:通过手剥来判别印章的包浆之下是否为黄铜。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