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热点资讯
丝网版成复制品代言人 是谁祸乱了版画市场(图)
来源:广州日报   2008-08-04 10:01:47

 

    2007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红十字会嫣然慈善基金拍卖会上,吴冠中的丝网作品《交河故城》(7/99)(上图)拍出1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罗中立丝网作品《巴山农家》(1/99)。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用丝网印刷等版画技术印刷自己作品的现象时下已蔚然成风,这些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己任的艺术品在走俏市场的同时,也让一些收藏家及艺术爱好者感到疑惑:这类挂着“版画”牌子的艺术品究竟是不是版画?它们到底有没有收藏潜力?个别作品拍出了逾百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可不可信…… 

    对此,以经营此类作品闻名于世的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董事长、艺术经理人李大钧和著名艺术市场研究专家、批评家、中国画廊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西沐研究员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前者认为,名家的名作用丝网印刷等版画技术印制的产品理所当然是版画,且收藏潜力无穷;后者指出,这种做法是当红艺术家在一定资源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举措,印制的产品当属复制产品,会极大地扰乱市场秩序,对版画家和版画市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本专题文/图 吴聿立

 

何多苓丝网作品《春风已经苏醒》(1/99)

 

    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董事长、艺术经理人 李大钧

    “名人版画”是版画而非复制品

    记者:由百雅轩主办的“版画盛典——为奥运喝彩艺术展”的巡展活动今日在广州三彩画廊开幕,据说展品中吴冠中等名家的作品大都“脱胎于”其他画种,能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吗?

    李大钧:作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文化节的展览项目,此次展览共展出吴冠中、罗尔纯、罗中立等16位艺术家的丝网版画作品29幅。制作的情况是先由参展艺术家提供制作丝网版画的素材,再由百雅轩版画院进行版画制作,艺术家对制作的版画进行确认或修改,对合格的版画进行编号、签名。 

   在吴冠中参展的《黄河》、《鸟巢》、《地火》等四件作品中,《黄河》的素材是水墨作品,《鸟巢一》是画在水彩纸上的彩墨稿,《鸟巢二》和《地火》是画在宣纸上的彩墨稿;袁运甫的《苏州水乡》和《绍兴乌篷船》的版画素材是他独具特色的水粉画;王怀庆、刘巨德、李付元的版画素材也是彩墨,而王怀庆的《清代二美图》的素材是具有实验水墨性质的拼贴稿。也有一些艺术家提供的素材是油画,如罗尔纯、罗中立、何多苓等。

    记者:有人认为这种名人版画是复制品,作为以经营这类艺术品闻名的艺术机构的负责人,您如何给这类作品定位?

    李大钧:“名人版画”和 “原创版画”的提法是一种相对模糊的表述,二者本身都是版画的范畴。百雅轩推出的是丝网版画艺术品,如果给其定位,首先是这些作品是16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当然,有的艺术家过去是油画家或国画家,但此次他们推出了版画作品,并在版画上签名、编号,因此也可称之为版画家。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批版画不是复制品,因为它们原来的素材只是一幅彩墨稿或油画,现在变成了在专业版画纸上的、具有版画语言和风格的版画,这些版画作品的表现力、绘画语言、艺术性、受众观感、作品尺幅、材质甚至装裱形式上都与原来的素材不相同,不存在“复制版画”的说法。

    艺术市场研究专家、中国画廊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 西  沐

    规模化生产谋取最大化利益

    记者:当红的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用丝网印刷等版画技术进行印刷后推向市场,这在当下已蔚然成风。作为资深艺术批评家,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西沐:这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规模化生产理念的延伸,是当红艺术家在一定资源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举措,是一种产业化的思维,与艺术精神的拓展与提升没有关系。当然,当红的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用丝网印刷等版画技术印刷后推向市场,是在进行艺术普及与推广。但是,艺术又有真诚与虚伪之分,而区分二者的关键是看种种努力把艺术创造的精神引向何方。艺术的本质是创造,但是这种创造必须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用敏锐的感悟与才情,去构建能够与当代文化精神相融的审美经验,并在持之以恒的深入中,去完成一种文化精神的觉醒,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时尚常常也会以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来抵制审美文化的进化,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记者:这类作品虽在制作程序上与版画相同,但著名版画家郑爽接受采访时曾强调:这类印刷品当属复制品,而不是原创版画。您认为呢?

    西沐:作品是创作出来的,不是复制出来的。丝网版画与丝网印刷是两个概念,区别很大。首先,二者的标准不同:丝网版画首先是一种创造,艺术家在注重技术标准的同时,追求艺术创作的境界——很多时候艺术家不一定按正常程序操作,甚至要反常规操作,就是说丝网版画的创作过程是艺术灵感与现代技术共舞的过程。而丝网印刷则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和技术标准进行机械地生产;其次,表现力存在本质差别:丝网版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绘画性,间接性很强,一定要用中介去完成。更为重要的是:版画家把丝网当作创作的语言与手段,而当红艺术家则只是拿丝网作为印刷手段复制自己的作品而已。

    艺术家制作版画不必亲自操刀

    记者:其实,西方诸多名家也创作版画,但那些都是他们亲自“操刀”的原创版画,这种作品似乎与今天流行于中国拍场的名家版画大相径庭?

    李大钧:如果说版画有“原创”和“复制”的说法,那就要与我国的版画发展史联系起来谈。中国近代以来,版画艺术主要以木刻版画为主,丝网版画是近年来才进入高等美术院校的,人们对其还缺乏了解。目前,中国也还没有建立对版画艺术和版画作品、版画市场的评价体系。西方艺术家毕加索有18000件版画,马蒂斯、米罗、蒙克、达利、玛格丽特等也有大量的版画作品,没有人去谈他们是“原创”还是“复制”。可以说,目前我国许多拍卖行、画廊里的“版画”作品并不专业、规范:有的拍卖行把复制品引进拍场,有的画廊竟销售既不是版画也不是复制品的印刷品。

    我们去法国考察时,看到巴黎的有些版画工作室是专门为艺术家服务的,尤其是石版画的工坊,他们广泛与艺术家合作制作版画,但艺术家都不会亲自操刀。

    记者:有媒体报道说:名家的“复制版画”现在虽受热捧,但却是供需脱节、市场价值混沌时期的暂时现象,并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李大钧:这要看收藏谁的版画和收藏什么样的版画。一件艺术品是否受市场欢迎和具有升值潜力,关键要看其本身的价值,而作品的观念、感情、题材、表现形式等综合表现为艺术性,这个“艺术性”就是艺术品的价值评定标准。顺便问一句:艺术大师吴冠中的奥运题材限量版画能没有收藏价值吗?

    话又说回来,公众和艺术市场对版画艺术品有一个客观的认知过程,如果一些现象暂时还不清楚,那就等历史做出判断吧,我们不必过早下结论。

 

    严重伤害了画家和版画市场

    记者:其实,西方也存在艺术家用印刷的方式推广、普及名作的现象。可现在我国有些艺术家的这类作品价格高达百万元人民币,这似乎和推广、普及的目的不太一致?

    西沐:这是一种艺术传媒化的典型症状。在文化精神的向度上所进行的艺术探索,当然会面临不少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源于过度重视视觉表现与视觉吸引的全球化信息传媒传播的文化潮流。面对这种潮流,一方面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探索放在这种新的视觉转换环境之中,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回避艺术探索媒介化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艺术作品的文化含量及强化作品的文化精神感召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味地用同质化而不是创造性去稀释这种审美的信息含量。否则,这种看似无害的推广可能会引来一场文化上的灾难。

    记者:这类艺术品进入市场后,会给今天的中国版画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西沐:毫无疑问,带来的是学术能力的减退与艺术个性在强势市场取得成功的胁迫下的衰减。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画作的优劣,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折射出的某种观念、思想、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者的心,能否给人以充分的审美享受并获得启迪和教育——这才是所有艺术作品的真正魅力。

    美术界的某些一辈子从事绘画的人士,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掌握着艺术媒体、展出空间等资源,本应是肩负着引导艺术发展的使命的,但他们不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因此拿不出与时代步伐一致的作品,只好去侈谈笔墨、出新甚至跟风,借时尚之名掩盖语言的苍白和创新能力的贫乏。然而,这些盲目出新的作品受众多资金的追捧,忽视了审美价值,偏离了市场的正常价位,这无疑会严重地扰乱市场秩序,对画家和刚刚起步的版画市场造成巨大伤害。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版画市场现状:复制版画蚕食原创市场(组图)
·应天齐与版画市场——从西递村版画的拍卖记录谈起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