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艺术评论
市民高呼“新股票” 奥运纪念钞何妨敞开供应?(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08-07-10 09:18:17

 

    7月9日,众多南京市民在江苏省中行门口排起长队兑换奥运纪念钞。当日,奥运纪念钞在南京八家银行网点向市民开放兑换。由于发行数量有限,南京市规定每人可凭居民身份证限换一张。至此,南京奥运纪念钞兑换基本完毕,八大银行终于松了口气。 中新社发 丁梅 摄

 

    前天开始,奥运纪念钞开始兑换,几乎举国上下的城市都在为之“疯狂”。广州、深圳的大批市民一大早就到银行网点排队,不过,大抵乘兴而来,败兴而去。无他,发行量太少,全国只发行600万张,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广州一家收藏店的老板打出每张100元的牌子就在银行门外等着收购面值10元的纪念钞,而拿到了纪念钞的市民则兴奋地高呼“新股票,新股票”。

    此情此景,刘禹锡的那首《竹枝词》又油然响在耳边:“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这末了两句,我引用过好多次了,因为对一些事情来说,它确是切中要害之笔。奥运纪念钞引发的全国范围的“抢购”,正是如此,有人为地制造怨言之嫌。发行它究竟是为了什么?奥运纪念钞嘛,当然是为了纪念国人实现的梦想。然而,效果却好像是为了让人囤积居奇。有人可能要说这是客观结果,但是这种客观结果纯由主观因素所导致,事先放出风来说就发行600万张,这种结果就是完全可以预见到的。抬杠地说一句话,福娃之类的奥运纪念品怎么没人抢购呢?多嘛,有的是嘛。

    由奥运纪念钞不由得想到了中国的邮票。这样联想很自然,都是国家发行的有面值的东西,应该可以叫商品了吧。不关心中国邮市的人,也许不知道中国还在发行邮票。这不奇怪,邮票是一种邮资凭证,寄信用的,而现代人的通讯手段便捷了,基本上也就不写信了。前几年国家博物馆不是还搞了个征集家书活动吗?表明家书正在成为文物。即便你写信,在邮局也买不到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也就是花花绿绿比较好看的那些,能买到的只是普通邮票。但现代人基本不写信,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却没有淡出历史舞台,每年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照样发行不误,该出多少套还是多少套,印量也不见得少了多少。结果,这种形同鸡肋的东西,要么就是买来单纯地收藏———只要不打保值的主意;要么给什么单位买去翻来覆去地组合一番,用来制作豪华邮册,豆腐盘成肉价钱。为了刺激邮市的兴旺,前几年甚至有两次大规模销毁邮票的愚蠢举动。市场既然消化不了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发行那么多?印邮票难道是没有成本的吗?

    没有人要的东西弄出来那么多,而肯定受人欢迎的奥运纪念钞在发行量上又如此羞羞答答,决策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余,法盲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属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应该公开的内容。不属于的话,自动收声;属于的话,倒真想知道。

    奥运纪念钞能不抢吗?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所以成为“中国邮票价格的地标”,不在于它是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枚,也不在于它的原图金丝猴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印刷精美,栩栩如生(永玉先生的“白鹤”邮票就乏人问津),而主要在于它的发行量:800万枚。1982年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是10亿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是13亿人。这个类比可能不太恰当,但应该多少可以说明一点问题,人多了,东西少了,此涨彼消,又是关注度这么高的涉及奥运的东西,满足不了心愿的人们怎么可能不啧有烦言呢?

    奥运会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明明知道全国人民有这种收藏的热情,不必制造囤积居奇的效果。奥运纪念钞何妨敞开供应?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特殊的“火炬传递”之旅 顾玉超:祥云未到订报先行
·“纯金奥运海报”于8月28日正式发行 系长卷式(图)
·奥运纪念钞跌了300元 专家认为价位仍属虚高(图)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抄底良机(图)
·10亿元奥运会物资将向市民公开拍卖
·福建泉州发现60年前伦敦奥运开幕式珍贵资料(图)
·关注升值空间 后“换乐”时代奥运收藏仍风光无限
·奥运金牌玉料两年涨价2倍多 风头盖过和田玉(图)
·访张艺谋:不能用开幕式的期待来看待闭幕式(图)
·夺金瞬间永远定格“面人赵”:捏出奥运大人物(图)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