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艺术赏析
神秘诱惑 多彩珠宝梦回印度
来源: 新浪   2008-05-29 11:04:56
 公元1642年,被称作现代钻石贸易之父的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Jean-BaptisteTav-ernier在印度西南部得到了一块巨大的钻石,它重达112克拉,并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颜色。这颗钻石后来被带回法国,献给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赐名“希望之钻”。这颗钻石仿佛女巫手中的水晶球般,让整个欧洲看到了一个遍地是多彩宝石的印度。

 
  希望之钻

  “虽然那个时候东西方交通不便,但是欧洲的珠宝商却无法抵抗印度的诱惑,远渡重洋去寻找当地的稀有宝石以及古董珠宝。德里、孟买、加尔各答……欧洲的珠宝商几乎走遍了整个印度。当时,没有现在所谓的代理公司,人们可以直接从卖家手中购得最便宜的原材料,丰富的原材料。”卡地亚的传承总监Pierre Rainero说,“不久后,东印度公司便将印度纳入了殖民地的版图,将大量的印度珠宝和巨钻带回欧洲就变得更加容易了。绿松石、祖母绿、红玛瑙、黄钻、褐钻等等这些带有东方气息的宝石被大量运用在西方的珠宝设计中。早在1872年,卡地亚就用黄金和绿松石创作出了第一款印度风格的耳环。这种风格的珠宝很快便在巴黎、伦敦成为了时尚。”

 
  希望之钻

  就在印度珠宝在西方社会蔚然成风的时候,颇爱前往欧洲旅行的印度王室贵族也同样对西方的优雅风格着了迷,1925年,印度大君伯蒂亚拉土邦主Maharaja Bhupindar Singh亲自带着一个箱子来到了卡地亚公司。匣盖打开,一颗234.69克拉的稀世黄色彩钻“DeBeers”与上千枚18克拉以上的钻石展现在眼前。为了在自己的登基典礼上显示其财富与权力,邦主要求卡地亚将这些总重量接近1000克拉的2930颗钻石制成一条特别的项链。而卡地亚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件巨作,名为 Patiala.Maharaja Bhupindar Singh配戴着这条项链公开亮相之后不久,卡地亚等欧洲珠宝商便收到了大量来自印度皇室的订单。他们手中拥有很多稀有宝石,而且出手阔绰且耐心非常,不过对设计和工艺近乎苛刻的要求也让珠宝商们不敢掉以轻心,这段时期,诞生了TuttiFrutti等许多珠宝界的传世之作。

 
  稀世黄色彩钻DeBeers

  欧洲珠宝商在接受印度订单的同时,也将印度的宝石切割和加工工艺带回了欧洲,其别具特色的珐琅工艺、高纯度金饰、宝石雕刻张扬的铺陈与设计,成了孕育西方1920年代装饰艺术(ArtDeco)珠宝风格的养分之一。卡地亚的珠宝常常可以看到在红宝石和祖母绿上切磨出雕纹和棱纹,运用水滴型切割法或玫瑰型切割法来切磨钻石,这些工艺都是源于印度。除了卡地亚,宝 诗 龙(Boucheron)神秘的异域风格也得益于印度。在工艺上,印度珠宝里突显彩色宝石色泽的方形、圆形车工成了宝诗龙珠宝设计的基调,而中东、印度珠宝里常有的黑色K金的运用以及水滴型设计更是宝诗龙华丽形象的关键元素,比如当年为一个印度大君设计的水滴型车工烘托祖母绿的Laperouse戒指,直到今天仍然是店里常卖的样式。

 
  “Laperouse”系列绿宝钻石戒指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这个灵感之源曾一度销声匿迹,欧洲的设计师们在战后的萧条中不得不寻求新的缪斯——现代主义。珠宝设计的工业化、简约摩登的风格确立起来。近几年,珠宝界又刮起了印度风,“现在人们热衷于拥有最罕见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打上设计的印记,还不希望它变成主流。这就是为什么印度风在珠宝界再次掀起热潮的原因”,珠宝趋势预测机构Trends Jewellery Forecasting的创意总监 PaolaDeLuca分析说。

  今年4月份,卡地亚的“神秘印度(IndeMystérieuse)”珠宝系列在上海发布,而82款“神秘印度”新珠宝亦是对印度风重返时尚界的致敬之作。“这系列的珠宝价值1亿美元”,PierreRainero说,“大部分独一无二的珠宝都在数天内售出。”就连一向奉行极简风格的蒂凡尼 (Tiffany&Co.)也在其发表的2008年 BlueBook中用浓艳的色彩诠释了一系列印度元素。

  更有趣的是,就连东方的珠宝品牌也在同一时间推出了以印度为主题的作品。Mikimoto的设计总监矢岛友博(TOMOHIROYAJIMA),去年从古印度的贵霜(KUSANA)出发,也就是今日的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往东一直走到中国敦煌,并将旅途中的所见,设计成了极具印度风格的珠宝系列。

  一时间,仿佛全世界的珠宝商都在寻找印度风格的设计灵感,伦敦一家珠宝精品店 Kabiri的经营者Nathali eKabiri这样总结:“老练的顾客非常青睐印度风格的珠宝,因为这些珠宝看起来神秘、悠远,并且带着传承异域文化艺术的使命感,令人肃然起敬。”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