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人物专题
黄永玉:不停地后悔不停地画画
来源:光明日报   2007-04-14 13:22:12
    3月19日,《当代中国画》创刊,主编陈履生很有些“本事”,将媒体见面会安排在了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万荷堂。
 
  阴霾的天空零星飘着极细微的雨丝。走近黄永玉的万荷堂,这一处错落有致的房子,在细雨中变得朦胧而有诗意。院墙上垂下密密匝匝干枯的藤蔓尚在春寒料峭中沉睡 ,四周却已是悄然萌生绿意的树木。
 
  有人走来,引我们走入院子。
 
  大家突然变得安静起来,只听得相机咔嚓嚓忙碌的声音。我们放慢了脚步,不愿错过落入眼帘的一丝一毫:院落里那数十株梅树,据说都是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的,每一株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几尊铜像雕塑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两个活泼可爱的胖嘟嘟的孩子,女孩儿双手托在男孩的背上,双脚飞起来,喜眉笑眼的样子——仅这一尊雕塑,似乎就能隐约想见黄先生风趣童真的性格。
 
  沿着排成七列的石甬路前行,西侧十几米处就是先生的客厅。
 
  迎面六根柱子,上面写着夸张的象形字,部分被下面摆放的花花草草遮住了,并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认清上面写有来自缅甸字样。西侧墙上是黄永玉自己题的一幅字:一个活了84岁的老人,身体还过得去,头脑又清楚,再不承认自己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那就太谦虚了。
 
  这样的天气,室内显然有点阴冷。在四处弥漫着水仙等植物的香气氤氳中,大家窃窃交谈,看四周摆着的字画等种种物件,一切都很新奇。等到黄永玉先生走进来,屋里便立刻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现在的很多画叫我惊叹
 
  一入座,黄先生就谈起了中国画。他认为中国画的提法有点特别:“一般讲,画分中国画外国画(或者叫西洋画),这是上世纪初的提法,我没有觉得画还要分好多种,因为我什么也没学过,中国画、西洋画都没学过,我就用自己的方法画。”的确,黄永玉的画不中不西,自成一派,连他都说自己是个打野食的人,胃口比较好,凡是好的东西他都能加以消化吸收,但也有好多人说看不懂他的画。他就举了个例子。
 
  有人去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你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懂吗?”道理就是这样,艺术的欣赏是有层次的,有的画是专画给内行人看的。
 
  中国画实际跟苦难结合在一起,诚惶诚恐地度过了漫长的苦难的时代。黄先生说,自己在干校三年,每天排着队走16里地拿农具去劳动,还得唱着歌,表示高兴。那时不准画画,他就在心里画。而现在呢?黄永玉说:“我看到现代人画得这么好,真开心!现在的很多画,认识的不认识的,叫我惊叹。杭州有个画家,画唐人生活,真好看!不是少数,是普遍开花,中国很多年轻人都画得好。我曾经给胡永凯的画册写过一个长序,他的创作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人家说建立什么派、什么画风。这我不理解,我理解画家建立自己的体系,是从小就形成的,有了体系,就成为一种风格。不是今天没风格,明天找个风格可以来做做。胡永凯早年就做研究,是一个整体、立体的东西,逐步形成了风格。他的画很讲究,我欣赏。”
 
  他又提到前卫画。因为他不止一个朋友,国画画得好,忽然要画前卫画,却画得一塌糊涂。“我告诉他,前卫画是另外的一种东西,是很难画的。前卫画是什么,我不讲历史发展,讲本身结构,前卫画也需要基础,需要很好的修养来画,才画得好。比如素描,素描的修养好,前卫画才会更细腻,更好看,前卫画的构成就是元素的构成,光的色彩,粗细快慢……各种各样的东西,抓一个来表现,即使有整体形象,也要表现距离关系。”
 
  在艺术的世界里开心地画
 
  黄永玉最早的时候学习漫画,然后是木刻,靠木刻为生过了几十年。他谦虚地说:“唐玄奘去印度取经花了19年,到2003年,我木刻花了三个19年。唐玄奘把经取回了,我到现在什么经也没取回。”他认为,对艺术首先要快乐,要赤诚。有了画,他就忘记了一切,忘了困难,忘了生活中的忧伤。他说:“文学上有伤痕文学,人们不能光靠受伤受苦过日子,画画要开拓锐新,用快乐的胸怀,开心地画锐新世界。”
 
  他回忆起自己文革时挨批判,有个人在台上批斗他:你这个人创作上从来不严肃,从来都是玩儿!
 
  “我低着头想:你这个老小子,平时这么说我,我一定请你吃西餐!”——画画心里不快乐,画什么画呢?黄永玉说,他说的其实就是艺术最重要的东西。
 
  常常有人好奇,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黄永玉身上何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黄永玉说,如果你认识世界,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有顺有逆,到了逆境的时候,你要用欣赏的态度来看它,站高一点,像上帝一样看自己、看自己的处境,这样的话,那种痛苦就少一点。“还有一点是我同别人不一样的,我身处的逆境这几十年太多了。所有的苦难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也不是从近五十年、近百年开始的,五千年就有了,只是老祖宗们没有留下印迹,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你要懂得怎么欣赏它。既然什么事到了欣赏的时候,事就好办了。当你想自己像上帝一样的站在高空看看自己的样子,多好玩,我真的就是这样的。”
 
  艾青曾说:“人应该画美好的东西,想方设法表现新鲜的东西……”黄永玉颇以为然:“我们要能在艺术的世界里,快乐地、开心地画画,哪怕是最悲伤的东西。”
 
  没一天不读书,一高兴就画画
 
  这一年,正是万荷堂建成10周年,又恰逢《当代中国画》创刊。我问他,当前的刊物生存如此艰难,如何既能保持艺术的学术性和高雅的品位,又能很好地生存?黄先生朗声回答:“首先资本要雄厚。第二,要熬过两到三年。没有雄厚的资本,再没有编辑效力,肯定要垮。不像当年在上海,两三个人就能办杂志。现在办,亏不起,不晓得要花多少钱,所以事先要准备好后台。”
 
  黄先生身后,正有一幅他未完成的画。我问他现在有多少时间用在画画上?他说:“现在我有两样事情。一是读书,没一天不读书;二是工作,没有长时间不画画。一时高兴就画画,画完就悔,赶紧画第二幅填补后悔;不停地后悔,不停地画画。”他的话引来一阵大笑。
 
  又追问他在看什么书?他说:“我一辈子不停地看书,看书的毛病就是记不得。学问家看书,但是他们家里的书不多。我问钱锺书:你的书呢?他说书在图书馆。我看马克思资本论,从来不记得内容,但是陈寅恪读了都能记住。我们画画的人读书是读感觉,都读了,你说哪件事我知道;画画不是大学问家,显示书本的学问干什么?因为读了书,所以画画会用感觉鉴别。我们是滚在书本上滚过来的。”
 
  那么,做学问的人和画画的人,这两种不同的读书方式,哪种更好?他“不客气”地说:“当然是我们的好!我是这一行的么!一天到晚像学问家那样读书,还能画画吗?”
 
  黄先生说,他有个计划,准备开个书画展,他说,现代语言很丰富,用现代语言再画一些,比如“上当上当,当当不一样”。他进而解释说:“我不是革命,是丰富。”
 
  爱护自然要像讲卫生一样自觉
 
  似乎每一句话,经黄先生一说,都成了趣说。前几天经过北京火车站去同仁医院看病,别人问:怎么这么久?黄先生回答:“让全中国不守交通规则的精英挡住了。”
 
  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画家,他也同样关注环境变化。“越落后的越先进,越是没有开放的地区,绿色越多,环境越好。2004年,我的家乡有个化工厂,把废料倒进寒洞(即溶洞),洞里废物流到河流,不仅仅是污染,都已经中毒了,政府也没办法。我们几个人商量着:怎么办?打他一顿吧!我们几个人准备好棍子,去化工厂领导的办公室砸了一顿——真打了!结果没过几天,这事儿就解决了。所以有些事要用一点‘技巧’。”他说,凤凰“到此一游”的,到处都是,交通规则、公共卫生、公德都有问题……爱护自然要像讲卫生一样自觉。
 
  “自然,贴着地过日子,开开心心的,别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这是黄先生崇尚的生活,并曾画有《气球》:“飘浮在高空的斑斓的巨物,但是,哪怕针尖大小的批评它也受不了。”
 
  宋代王观有《红芍药》词:“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这也是黄永玉在时间里的喟叹。黄先生过的,是完全自由式的生活,像游泳,有时蝶泳,有时蛙泳。在他的生活中,文学是第一位的,接下来依次是雕塑、木刻、绘画。绘画排第四,是因为绘画可以养活前三样。他是乐观的,至情至性,处处充满睿智与俏皮;偶尔也有“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的慨然。其实,虽是干果,却浓缩着精华。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