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艺术评论
吴山明:砚边杂记
来源:美术报   2008-04-10 10:32:31

    对艺术家来说,最自然的状态应是艺术追求的最佳与最高境界,最平凡的生活中则寓藏着最深刻和最永久的主题。
    假如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合上时代脉搏,那么应经常到生活中去,去体验、去观察、去素材积累。无论是写实的,意象的,甚至抽象的艺术,都离不开生活的最初启迪。西方的抽象绘画的初创者们,其抽象思维的起因,应是客观物象的主观性幻化。我感到凡是有生命力的抽象绘画作品,其最初的灵感的产生大都离不开生活中直接的或间接的启示。

    我感到,如果一个民族自己都不重视前人的学术成果,乃至忘却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便会被世界其他民族所看淡,久之也就会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失去自己应有的地位。中华民族向来是“为我所用”地吸取与融合他民族与其他国家文化精华而发展自己,并且最终浇铸出了自己的灿烂的历史文化的。

    生活速写是作者对客观感觉的记录,也可以说是一种最初的即兴之作,它有一个直观的迅速而初步的艺术思维过程,也有一个捕捉、概括、取舍、强化客观物象的高级的过程。一幅较完美的速写作品,往往是画家灵感、修养、激情与技巧的最佳结合。速写对画家灵感的启迪要比其他类型的素材要来得多。有时速写本上的寥寥数笔,会勾起画家对生活现场的回忆以及艺术的联想,乃至激发起新的创作的兴趣。生活速写是最原本的、最直接的,同时也往往是最冲动的一瞬间的记录,因此它们具有恒久的吸引与生命力。

    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除“形神皆备”外,“气韵”也是重要衡量标准,“气韵”不仅是形式之美,同时它又是与“意境”所分不开的重要组成元素,其既体现在“意境”的总体之中,同时又包含在具体的一笔一墨之中。一般地说“气”存在于作者对笔墨运用的整体的把握之中,而“韵”则更多体现在笔与墨具体的律动感与鲜活感性上。笔与墨是不可分的,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在中国画中,它既是形式与技巧,是绘画特征之所在,同时又是作品内容的有机的组成因素。往往笔墨的失败或成功会牵动画面全局,笔墨的失败会使作品之意境黯淡。中国画是一种情感因素很重的画种,笔墨是作者的情感与情绪的倾注与宣泄,并随着感情的抒发而最终完成意境的营造。

    对传统的认识,老一辈给了我们许多经验与启示,但时代不同了,我们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还应以当代的审美观念去拓宽对传统的研究面与对传统精华作进一步的发掘与再认识,尤其是对传统进行的带有时代特征的再认识,定将会使中国画拓展出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思维空间,并因此闪现出新的演进的亮色。

    绘画风格的变化,最初的悟觉往往来自鲜活的生命的直接启示并由此而产生的联想,生活不但给予创作以灵感、思想与素材,同时也是推动绘画语言探索的原动力,生活的激情会促使艺术表现的升华,并最终导致个人风格的形成。

   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古老的门类,在唐宋已形成高峰,宋元以后山水画与花鸟画兴起,并在宋、元、明出现了高峰,而人物画的发展却相对迟缓了下来。今天历史又让人物画进入发展的新的高峰期,尽管绘画史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史留下可继承与借鉴的传统经典不如山水与花鸟那么丰厚(特别是写意人物方面),然而历史给人物画的演进留下的包袱与压力也因之相对较轻,为人物画的发展所展现的空间却相对也较为广阔。人物画与中国画的其他画种相比较其变革存有更多的难题与课题,有待我们去适应、求索与填补,这对当代人物画家来说应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时代给了人物画家们更多的作为的机会。

    画家要成就一些东西,除天赋、勤奋、修养之外,在具体探索时的胆识与勇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对生活与事物的特殊感觉而产生的艺术创作上的冲动,往往会使画家进入超常发挥的状态,而这时的胆识——修养的积累而产生的远见与底气、勇气——灵感与功底处于最佳状态时爆发力,会使你更好地进入变革的状态,树立敢于成功的自信心。

    以经典的书法与山水画为范本的临写训练,是改造并提升一个中国人物画家用笔的品位与用笔的水平最见效的方法之一。书法中呈现的笔性与笔法是最明确与直观的,它会使初学者得到较为严格的训练。而在中国绘画中最具表现力、最丰富的传统笔墨技法与审美感觉,大多包含于山水画之中,严格地临写有利于纠正或改造平时已形成的不好的用笔习性,而促使正确与有品位的运笔方式的形成,同时提升对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特性的认识,提高驾驭之能力,并把握好发展之方向。

    绘画的选题、意境、风格和笔墨等方面,我都追求其自然,喜欢画平常人与平常事,一直试图从平常的人与事中发掘人生的意义、人物的风采与民族的品格。我认为往往最感人的东西是寓于人物的最平常的和最自然状态之中的。人们所称的优秀的品格一般都具有自然和持久的特性,因此,其如能引起人们心灵上共鸣则也会是很深刻的。虽然捕捉这种处于自然状态又能感人的瞬间形象是较困难的,然而如果成功了,它会使人产生的情感上的联想也会变得非常丰富。

    笔性、笔势、笔意、笔趣、笔力、笔法是不可分割的笔墨因素,也是画家勤奋、天赋与修养的综合体现。笔性与天赋有一定联系,它是画家长期养成的笔墨品格,好的笔性形成使画家一生受益无穷。笔性犹如一个人的性格与习惯,在尚未了解中国画的基本规律而过早地追求熟练、流畅、生动,会养成轻飘、浅俗的习性,这种坏习性会潜移默化地妨碍对新的知识的汲取,并直接影响风格品位的提升。笔势、笔意和笔墨的形式美所研究的课题,它在艺术实践中是随着艺术修养的提高、艺术规律认识及基础功底的加强而提升的,它的后天的因素较多。笔势是指运笔的趋向、形态和律动,以及笔与笔之间节奏上“气”的关联。笔意与笔趣有雅俗之分,并都会影响作品的品位高低。笔力是功底到一定水平后自然呈现出的用笔之张力。同时也是把握笔性的具体能力,它还包含对用笔节奏与形态控制力,以及对用笔质量的理解能力。笔法要求画家正确地掌握传统笔墨规律及其程式,并在能够实际运用中把握其规范性。

    艺术风格的个性化往往是通过绘画语言的极化进程来实现的。一种新的艺术观念的追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审美上的不成熟,会在探索中产生趣味上的交错与语言上杂化,以及受原本的作画惯性的影响,而在较长的时间中处于徘徊状态之中,甚至反反复复地举步艰难。当然,风格的个性化的形成,一般应是一个自然的渐变式的过程,期间,艺术修养要不断地积淀,以使发展不会因基础的不足而陷入困境,任何的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念头都应排除。同时,对风格的极化追求还需胆魄,既要敢于想象又要敢于实践,不怕挫折与失败,有时甚至要有点“自以为是”乃至“目中无人”的心态,以增强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观念确定后,对笔墨语言的逐渐纯化的追求,将成为风格的极化推进的重要关键。凡绘画上的大家,其风格的最终形成,语言的纯化似乎是必经之路。风格如果没有语言的纯化不断追求,其最终是很难维持高的品位的。这种纯化是经历了一个对所积淀的广宽的艺术修养与专业基础面的不断取舍、融合和再创造的过程而形成的,这种纯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凡在艺术品性与趣味上不相同,在艺术层次上差距较大的东西都应细心地去淡化与回避,切不可陷入盲目。纯化进程看来是理性的,实际上它是很感性的,它依赖的是生活对艺术不断的启示,因为只有在鲜活的生活实践与探索之中才会产生持久的活力。

    纯化所形成的带有个性化的语言应以能支撑作品的品位的提升。纯化的过程与极化的推进是一种趋向性发展,并且具有阶段性。因为画家的实践经常是处在探索的过程中间的,因此其成功也是相对而言的。画家的审美上的联想往往是由生活的催化而激活的,而当审美的联想升而成为一种具有个性特征观念时,它又会在推进风格发展的同时左右风格的演化方向,语言的纯化与风格极化进程往往是在观念有制约的演进中完成的。

    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绘画品种与千变万化的个体绘画面目,然而,从世界上发现的处于人类启蒙时代的史前绘画,其样式则是大同小异的,还有,世界各地的儿童绘画面目也总是相类似的。另外,那些处于巅峰状态的东方与西方的绘画大师们在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上往往又会相似的,他们对艺术规律认识也具有很明显的共通性。原始的人群与人的童年时期,因为处于人类与人生的初期,其思维发展处于低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浅,因此其绘画只能是直观而简单的,这种带有本原性与单纯性的各地的原始人岩画以及孩子们的绘画必然在形象的思维之方式上是基本相类似的。而东、西方大师们是人类的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代表,因为对真、善、美的理解本质的同一性而产生了绘画上的许多共识,这种共识往往是超越民族与地域的界限的。容易得到不同的人们在心灵中与视觉上的广泛的共鸣。西方大师们对所描绘事物的感情与激情而产生的丰富的色彩感,强烈的笔触感与塑造感,与中国绘画大师的对笔墨的气与韵,物象对神与形的追求其实在本质非常相类的,我想这种高层面上认知的相类,也许正是艺术真谛之所在。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