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综合资讯
次贷寒流逼近全球艺术品市场?
来源:理财周报   2008-03-26 09:31:00

    在股票市场一路下跌一再突破投资人的心理底线时,寒流同样正在逼近中国艺术品市场。发轫于美国的次按危机,正在延伸侵入到国际艺术品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免不了要打个寒颤。

    尽管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征兆已经显现无遗。

    伦敦只是一次“意外”?

    2月,伦敦市场的交易情况正被普遍理解为一场“意外”。

    伦敦2月份当代艺术专场2.457亿英镑的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多,这让很多人兴奋不已,因为这或许证明次按危机尚未影响到艺术品市场。

    “现阶段的美国人十分谨慎,但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其他地区的人希望能够分配1000万至2000万美元投入到艺术品的买卖中来。他们认为这个市场依旧是一个安稳的避风港。”伦敦艺术投资基金负责人菲利普·霍夫曼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分析。对此,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力表示了同意,“虽然游资比较多,但是主体性的购买力来自私人投资,这些人受到次按的影响并不大。”赵力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说,“反而,很多人会在经济危机出来后购买艺术品,上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虽然社会的整体财富在缩水,但是艺术品市场并不差。”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此次拍卖前十名拍品的成交价占了总成交额的70%,超过60%拍品的成交价格低于拍卖行的期望。同时,成交率状况也令人堪忧:佳士得2月6日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专场的成交率仅为69%,这创下了2003年6月以来该夜场拍卖成交率的新低。显然,顶级市场的需求似乎没有减弱,但是中端市场已经开始令人担忧。

    “伦敦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调整已经非常明显。到目前为止,我个人收集到信息显示,伦敦的调整最起码已达到50%。其实调整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被一些大额的交易掩盖了。很多人认为这是个‘意外’,我想意外或许会继续。”著名艺术品市场投资人伍进向理财周报记者表明了他的观点。伍进的判断历来为业界广泛重视。

    其实,对于这样的“意外”,赵力也非常关注。尽管如此,他仍表示:“在目前尚未有更多依据可资判断之际,任何所谓的结论都将是某种的‘妄断’。但是很明确的是,当代艺术品高速增长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机构谨慎调整

    似乎已经有机构开始对今年的市场表示谨慎。“前些日子,一家知名公司组织VIP客户交流,大家都预感到今年会有一个低点,会后他们都笑称要‘逢低吸纳’。”一位市场人士说。该人士注意到,这家公司对外的宣传也已经出现调整。“如果依据去年的热潮,今年应该加大投放才对,可是实际上他们已经变成‘提高质量、减少数量’,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调整。”

    然而,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画廊、拍卖行人士似乎尚未开始关注次按危机及其可能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产生的影响。

    “最近生意很火爆,没有什么感觉。客户构成还和以前一样,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海外。”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位画廊老板说。

    但还有一些尚未被大众发现的事实是,就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的当天,有人电话向伍进兜售艺术品,但是伍进没有接收,因为这些作品并不是第一流的。“兜售的人肯定是恐慌了。你想那些二流艺术家的二流艺术作品,能安全吗?”

    当代艺术将受重创

    市场各方的态度已然分歧巨大,但是大规模的讨论并未出现,这或许也是艺术品市场独有的奇特现象。

    “坦率地说,我们没有什么研究。”一家知名拍卖公司的高层说。

    尽管如此,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人士还是认为当代艺术将受到重要影响。“3月17日晚的纽约苏富比春拍至关重要。”赵力和伍进都如此表示。

    赵力认为,伦敦代表欧洲的购买力,纽约的地位更重要,如果是一波下跌的话,纽约的波动可能比伦敦更大。而已经全球化的当代艺术,价格的基准是由伦敦和纽约决定的,一旦欧美的价格重心下移,中国市场恐怕难以逃脱影响。

    欧美市场的下跌恐怕很难停止。华尔街正在遭遇近60年以来最难过的日子,混迹于此的达官贵人,正是天价艺术品的拥有者和潜在买家,这些人的需求肯定会大大降低,而供给却会增加。

    负面影响不仅仅来自华尔街,国际策展人程昕东的一个朋友本来近期计划大规模购买艺术品,但由于在次按危机中有大量资产损失,结果买卖无法再进行。

    而香港苏富比将于4月9日举行的“埃斯特拉收藏”专场也正在扭转一些人的预期。“埃斯特拉收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机构之一,其将在4月9日的拍卖中推出100多件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而在今年秋季,还有上百件埃斯特拉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将在纽约拍卖。这说明,有大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依旧握在香港苏富比手上。

    “埃斯特拉收藏”专场的信号意义在于揭示,中国当代艺术品太贵了。“当代艺术品今年进入平台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贵了,你想最贵的作品都卖到7000万元了,还能有什么大的突破呢?”赵力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而在伍进看来,当代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很浑水的市场,很多东西本身就不值得看好。“你看到有100多个艺术家在交易,将来肯定没有这么多,因为大部分无法在历史上沉淀下来。”伍进预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幅度将达到30%,春拍后市场可能有一个整体性反弹,“不过很多作品可能永远都不会达到之前的最高价了。因为在此之前80%的作品都在涨,这本身就是一个偶然。”

    “从现在开始,为今后的5年做准备,这才是成熟的表现。”伍进说。调整,对伍进也许正意味着是机会。他用巴菲特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去年,巴菲特不就是在危机中身家上升了吗?我相信很多收藏家会在这波调整中身家倍增。”

    记者观察

    并不遥远的次按危机

    次按危机到底离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多远?这个问题或许不是很好回答。

    在一些艺术界人士看来,这一提问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他们总是找出各种理由论证次按危机很遥远,或者说,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次按危机根本不存在任何影响。但是如果你和他们继续深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管懂不懂股票或者房地产,又都会告诉你,次按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是个悖论。因为我们相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品已经和股票、房地产一样,成为投资品,或者说主要是投资品。很难想象深深影响股票和房地产的次按危机竟然不能伤及艺术品市场一丝一毫。

    极端一点说,次按危机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也许只会更大。

    这样的逻辑其实非常清晰。次按危机的爆发无非在两个层面对中国投资市场产生影响。一是资金层面,从理论来说,一些国际资金由于恐慌需要寻找中国这样的避风港而进入,而与此同时,一些早已闯入中国市场的资金因为获利丰厚需要兑现或者因为该机构在本国的流动性出现问题需要回国救市准备退出,两相抵消我们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从最近的市场情况以及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情况来看,结果恐怕是资金正在出逃。这也正是地产、股票下跌的原因。

    另一个层面是价值评估的重心问题。股票市场,我们称之为估值,当美国市场的市盈率跌至10倍甚至以下时,很难相信香港市场能够维持在20倍以上的市盈率。因为美国和香港的资本流动几乎是无障碍的,如果一笔钱放在香港20年(假设利润全部分红)和放在美国10年的收益一样,为什么还要放在香港呢?而香港市场又会影响内地市场,因为两个市场的资金渠道并未完全关死同时又有很多相同的交易标的,很难想象中国石油H股在香港市场一路下跌时,内地的中国石油A股可以独善其身。这也正是我们看到美股走坏时,A股同样一路狂跌的原因。

    艺术品市场同样如此。从资金层面来说,我们很难想象正在撤离A股的国际资金不会撤离中国艺术品。我们相信,存在着一批以对赌人民币升值为主要目的的资金,他们在国内以房产、股票甚至艺术品的形式存在,其投资策略是一致的,如果他们此时选择逃离A股,他们在艺术品市场的撤离速度也一定不会慢,这是由其当初进入中国的投资思路决定的。

    而对于另外一些纯粹是投资或者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国际资金来说,他们的领头羊“埃斯特拉收藏”将要在香港和纽约的大规模抛售或许也正表明某种姿态。

    从价值评估的重心来看,我们更加有理由表示担忧。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纽约和伦敦对于中国古董以及当代艺术的细微态度变化都会引起生性多疑而敏感的资本的疯狂或恐惧。这也正是我们认为次按危机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也许更大的原因——和美股影响内地股票市场还需借助港股不同的是,伦敦和纽约的艺术品市场的波动可以直接影响中国市场,根本不需要媒介。

    对于中国古董,最高端的拍品都集中于欧美的顶尖藏家手中,而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顶尖拍品的价格往往和同类普通拍品的价格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一旦相关藏家在次按危机下流动性出现危机,这些最好的古董就是率先被抛售的对象。实际上,当元青花“鬼谷下山”被欧美藏家追捧到2.5亿元时,国内的陶瓷古董精品也跟在后面有了一波可观的上扬,其比价关系在市场心理的作用下得以强化。如果变为下跌,情况又会如何呢?

    中国当代艺术更不用说。大量的国际资本沉浮于此,一流艺术家的一流作品大多掌握在国际收藏家手中,他们才是价格的风向标。如果张晓刚、岳敏君的代表作品在纽约和伦敦都遭到市场抛弃的话,他们的应景之作能不跌吗?二线甚至三线艺术家的作品能不跌吗?而对于那些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大规模买入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家,在如今获利数十倍、上百倍甚至更多的情况下,面对着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风暴,他们还会无动于衷吗?

    伦敦二月份的市场状况已经是信号,尽管从数据来看,这一信号还不明显。但是我们知道,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是很差的,艺术品投资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要赶着次债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买入具有国际化投资品色彩的艺术品,那绝对不是一个理智投资人的决定。(作者:卢山林)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概念与全球艺术品市场趋势带来的启示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