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身着毛皮的绅士肖像
作者:丁托莱托
尺寸: 109×91厘米
乌菲齐美术馆藏
丁托莱托
提香的第二个重要子弟,是大画家丁托莱托(1518~1594)。此人是威尼斯画派中最后一位大师。丁托莱托原名雅各布·罗布斯其,因他出身染坊,丁托莱托即是染匠之子的意思。他从小喜欢绘画,在染坊铺子里的墙上和地板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他的画。父亲不堪收拾,决定送他进提香的画室学艺。少年时代的丁托莱托飞扬浮躁,不大能遵循老师的指导,提香对这个年轻人的性格很不喜欢,曾经把他赶了回去。他却不以为然,后来给自己立下一个宏志: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事实上,他确实从这方面去努力,终于在绘画上有所建树,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那就是构图颇有胆识,善于在暗褐色的背景前使形象出奇制胜,用光与影的对比来强调激烈的人体运动。他经常运用一些难以表现的透视角度来描绘人物,以加强画面的紧张气氛,画面节奏之急速,令人望而目炫。
丁托莱托很少用安详平静的调子,人的动势十分夸张,这固然出于艺术家的个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着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社会思想的不安定。在那个时期,威尼斯的宗教思想已发生危机,种种骚动与不安都与反动的宗教势力的横行有关,因此下层人民的生活处于辛劳忧患之中。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的恣意作乐,另一方面是劳苦群众的悲苦境遇。我们从丁托莱托的许多画上,可以找到下层社会的人物形象(如码头苦力、水手等等)。

圣马可的奇迹
1548年 416×344厘米
现藏威尼斯美术学院
《圣马可的奇迹》是丁托莱托早期的代表作品,作于1548年,时正值画家30岁。画的题材取自基督教尚未成为统治宗教时代的故事:一个笃信基督教的青年(可能是奴隶)被异教徒们抓去,异教徒们剥去了青年的衣服,把他抛在大路上,而且准备将他虐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圣马可忽然从天而降,发生了奇迹。刹那间,异教徒用来杀害和虐待青年所用的凶器-锤子、木棍、利剑突然都折断的折断,毁的损毁。青年受到了神灵的维护,他被拯救了。这时,虐杀者和观众感到非常惊异,同时又深恐惧,他们俯身朝向躺在地上的蒙难者。
这幅《圣马可的奇迹》便是集中反映劳动人民凄惨遭遇的一幕情景,但画家是借着宗教的外衣把它表现出来的。 《圣马可的奇迹》画的是基督教还未被统治者承认的年代的故事:一个奴隶信徒被异教徒 (在基督教的精神世界里,凡不信该教的,都被称作异教徒)们抓住,在刚要被虐杀的时候,圣马可(威尼斯城的守护神)从天而降,拯救了他。 在这里,圣马可的形象代表了威尼斯,全画的主题就象征威尼斯的独立与它那拯救基督徒的重大任务。 画的构图在所有文艺复兴杰出的画家中都是罕见的。被虐待的奴隶的倒卧姿态,从上倒挂下来的圣马可的身躯,显示了画家在表达急速运动中的人体透视缩形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看,丁托莱托的画风已和以庄严和谐的戏剧场面或华美秀丽的圣母形象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的画风相去甚远了。怎样看待这种新风格,只能有一种解释:艺术家对他所生活的年代的不平现象,产生了强烈的揭示欲,以往的平静构图已不能体现他内心的激情,只有创造新的艺术奇迹。 由于丁托莱托过分注重人物的运动姿势,忽视了人物的心理刻画。复杂的光线变化,空间的飞旋动作,都是为了表现他的绘画奇迹,丰富的想象力相对地冲淡了情节的真实性。尽管如此,他的探索对丰富后世的绘画手段仍有巨大的意义。

天堂
1594年 197平方米
《天堂》( 又译《天国》),是丁托莱托年届72岁高龄时所画,一共画了四年(1588-1592)1594年他就去世了。因此,这是他晚年的最伟大的代表作品。《天堂》是幅巨画,面积达197平米,被称为世界布油画之最,它是由1×0.8 米的小块油画布拼接而成的。画面上所表现的是环绕着圣母玛利亚的众多的天使、使徒一起走向天国,向上帝耶和华进行礼拜。然而这一传统的宗教题材, 在丁托莱托笔下却成为十六世纪末威尼斯人民群众与社会生活的反映。全画共有七百多个人物,他们在强烈的色彩和光线的照耀下显得大气磅礴,极其壮观。

磔刑
1565年 536×1224厘米
现藏威尼斯圣罗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