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艺路精彩--文化艺术生活空间  全文检索: Translate this page
首页
资讯
展览
拍卖
专题
艺术、评论
网拍
公益网拍
精品收藏展
大众收藏展
收藏展汇总
方盛艺术品商城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馆
方盛动漫城
艺术长廊
艺路精彩
艺术人生
名家
人物
当代名家
传统名家
游戏社区
公益资助申报
艺术大赛
网络学院
院校
艺狗
方盛艺搜
方盛文化传媒
方盛英才网
合作联盟
诚招合作伙伴
| 人物专题
63年收集全球3113枚奥运邮票
来源:两岸文化产业联盟   2007-07-27 14:07:58
 

   从少年、中年到老年,整整63年,他收集了22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3113枚奥运邮票,出版了两种《奥林匹克运动邮集》,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从1932年普莱西德冬奥会到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福州72岁老人江孝铿几乎用尽一生,书写了这段63年的传奇,一个关于奥运的传奇,眼下他正盼着把邮集赠送凯旋的福建奥运健儿。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的当天,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的老人,见到了一堆传奇的邮票,见到了两本传奇的邮集。看着看着,记者似乎看到了现代奥运百年的历史,看到了老人穷尽财力、精力书写的历史……

  【邮票三部曲】

  一个孤儿

  9岁时,因父母双亡,江孝铿住进了舅舅家。舅舅在闽侯桐口镇开了家中药店,兼营邮政代办所,一个孤儿的邮票情缘就此注定。

  当时,桐口镇有很多人在海外打工,寄回来的家信通过这个邮政代办所转交,信封上花花绿绿的外国邮票吸引了江孝铿的眼球,他一次又一次向取信的人讨要邮票。那时江孝铿根本不知道“集邮”是怎么回事,每次都是用手直接撕下邮票,再用糨糊贴在本子里,几年时间,足足贴了两大本,后来经别人介绍,江孝铿才知道集邮的“入门常识”。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很要好的长乐同学,送给江孝铿一本邮册,里面有200多枚清末民初以及外国的邮票。江孝铿把这些邮票当成心肝宝贝。不幸遇上抗日战争,他跟随学校迁往闽北山区,半路上夜宿尤溪口,随身携带的邮票被偷个精光,害得他足足哭了好几天。

  福州解放以后,江孝铿从头来过,好不容易又集了数百枚,结果一不小心,集邮本又被偷了,邮票又被清空了……
 两个专题

  1952年,江孝铿走上了讲台。凭借微薄的收入,6年后他开始第三次集邮,这一次他把集邮当成一门学问,专门订阅了《集邮》杂志,并开始有的放矢地收集邮票:选定了人物、花卉、体育等10多个专题,开始向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集邮公司邮购邮票。

  那段时间里,福州黄巷口的邮局是江孝铿最爱去的地方。当时他的家在福州城里,学校在闽侯白沙镇,周末回家总是先扎进邮市。江孝铿购买邮票时也多了个心眼,每一种都买上好几套,把多余的跟人家交换,他管这个绝招叫“以邮养邮”。

  1966年“文革”开始,交换邮票遭到禁止,江孝铿不得不跑到邮友家里偷偷交换。有一次,他跑去邮友老屠家,半路上碰上武斗,枪声大作,他回家又搁不下邮票,就躲在一个角落里,等到枪声一停立马跑到老屠家里,结果吓坏了老屠全家人,“顶着枪子你也敢跑过来啊?”

  改革开放后,集邮的门路敞开了,还有了私人邮刊,江孝铿终于结束“地下工作”,开始光明正大花钱购买,并淘汰了其他专题,只留下“奥运”和“马列”两个。谈到作出选择的原因,他只说了两个字———爱国。

  三番受骗

  目标确定后,江孝铿便投入所有的积蓄,外加手上其他专题的邮票,来交换“奥运”和“马列”的邮票,此举也让他上了不少当,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他用2枚梅兰芳的小型张,换来两套匈牙利的邮票,刚开始他还很得意,觉得换来的邮票怎么看怎么值,谁知过几年,2张梅兰芳小型张被炒到3万元,匈牙利邮票却只值60元;

  湖南一个姓刘的邮友长年办邮刊,江孝铿从他那里买过不少邮票,没想到一次汇出1200元后,邮票却一直音讯全无,他才明白这笔钱打了水漂;

  有一次,澳大利亚一个邮商拍卖列宁逝世25周年的无齿小型张,江孝铿志在必得,和邮商商量了半天,对方同意加10%成交,总价780美元。他马上汇出了钱,但邮商临时有事,耽搁了3天才寄出。那几天江孝铿简直变了个人,行为紊乱,直到邮票到手才恢复正常。

  ……

  至今江孝铿还住在一座破旧昏暗的百年古屋里,房间里只有一样电器———20多年前买的电风扇,一张藤椅只剩下一副骨架。

  【奥运三部曲】

  一路坎坷

  江孝铿总共收集了3113枚奥运邮票,由22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这些邮票又是如何从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汇集到他的手头的呢?

  1982年,他听说有个在香港的福州人,收集了1000多枚奥运邮票,便拿出自己最珍贵的一些邮票去跟人家换。这笔生意显然让他完成了“原始积累”。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办,但希腊当时发行的邮票却是最晚到手的。2002年,他才得知香港一个邮商出售这套邮票,联系之后又因为品相不好而放弃,最后费劲周折才从美国邮商手中得到一套满意的邮票。

  他说自己收集奥运邮票有三大原则,“主办国发行的一定不能漏;体育强国发行的一定不能漏;尽量把世界各国发行的奥运邮票收集齐全”。

  两本邮集

  集邮的第一天起,江孝铿的梦想就是出书,“人生在世,应该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写一本特别有意义的书。我希望自己辞世之后,还有人记得我,不会把我遗忘……”

  1993年7月,他花了半年时间,在福州市科普服务部的投资下,出版了第一本《奥运邮集》,收录了16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2200枚奥运邮票,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的何振梁题词“邮花盛开,奥运久传”。

  这本邮集获得全国邮展文献类银奖,并于1996年被送到亚特兰大,在亚特兰大奥运邮展中获得文献类铜奖。当时把256页邮票递给印刷厂工人时,江孝铿再三叮嘱,“这可是我的命哟!”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他又重新改编第一本《奥运邮集》,于2002年10月面世,收录了1896年雅典奥运会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从1932年普莱西德冬奥会到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的3113枚邮票,何振梁再次题词,这本邮集也获得亚洲邮展候选展文献类银奖。

  三个愿望

  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江孝铿的日子看起来过得顺风顺水,风风光光:7月30日向TV8联合奥运报道团出征的记者赠书;8月19日,向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现任奥委会主席罗格,以及希腊总统寄书;8月19日至21日,在福州越洋图书城签名售书宣传奥运……但风光的背后却藏着一抔辛酸,一抔有泪心里淌的辛酸:

  2002年出版的《奥运邮集》,以及1997年出版的《马恩列斯邮票全集》都是自费出版,总共投资了90多万,一些邮友出了2/3的钱,江孝铿背上了约1/3的钱,这笔债对清贫的他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最后硬是把其中许多珍贵的邮票抵押给债主。

  这两本书都是自己负责销售,他不得不迈着蹒跚的脚步四处奔走,但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

  记者曾想和江孝铿好好聊聊关于出书和背债的得失问题,但老人轻轻巧巧就把话题岔开了,激动地开始谈起自己的“三个愿望”。这些愿望可以分成短期、中期、长期:

  短期愿望缘于福建选手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江孝铿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有关部门,向载誉而归的“福建军团”赠书,聊表自己的心意,鼓励他们再创辉煌。

  中期理想还是想给书找些出路,江孝铿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他的书,希望能够为北京奥运做些前期工作。一位专家说,这本书就是江孝铿生命的复制,也是现代奥运百年的活生生的历史……

  远期目标是要把抵押出去的邮票都赎回来,最终全都存进博物馆里。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 相关文章 >>更多
| 艺狗搜索
 
关键字:
| 热点资讯 >> 更多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
·建民间收藏博物苑 窦宝荣:收藏是...
·感受国际友谊领略各国瑰宝:国际礼...
·让舞台艳光四射 2012伦敦:用...
·盲目是大忌 奥运藏品小幅反弹并非...
·艺术权力榜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10...
·“艺术不是什么”北京798艺术节...
·股市、基金、收藏:后奥运三大热点...
| 合作媒体 >> 更多
·中国文化传媒
| 艺术网站导航 >> 更多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中国工艺美术礼品博览网
·云峰画廊
·上海赛姝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频道编辑信箱
>> 更多
·主编信箱
·编辑部信箱
44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服务项目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友情链接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艺术品收藏网:旗下板块: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当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传统文化馆精品收藏展艺术品收藏交易中心全球艺术品收藏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9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艺术品收藏网   品牌: 方盛 艺路精彩   艺术品经营单位
中国艺术品门户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全球艺术品门户
沪ICP备202300471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5)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真如副中心 注册场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扬路1888弄11号4楼403一17
联系电话:13817299902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