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佛学
− 人是万物之灵,是指三维世界中存在着的一种智慧生灵,并非整个大千世界。他不能主宰世界,故此他不该骄狂,更不能凌驾宇宙。 − 人是一个缩小的宇宙,他具有宇宙相对应的一切信息结构,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是宇宙缩小的全息图。 − 人不是造物主,但能创造出许多伟大的业绩,只要他具有精神,无执无畏。 − 人类既伟大又渺小,既纯洁又龌龊,既聪敏又愚盲,既可爱又可怜,既清晰可辨又神秘莫测。 − 人有灵魂吗?有。灵魂是一种特殊元素组成的东西,它是一种虚性的物质,非物质,反物质,在阴性世界里充满着这种非物质和反物质。这个世界像一个网那样和阳性世界的网重重交错相叠。 − 灵魂是生命的一部分,谁是梵高?那长满红色胡子的肉体是梵高?不是。那么是那歇斯底里割自己耳朵的年轻灵魂是梵高?也不完全是,那梵高是谁?二者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二者相重相补,还差不多? − 灵魂是生命的一种特殊现象,无色,无相,人类的肉眼看不见,摸不到,他可能是一种负能反粒子。但是有些生物却能感觉到。它和人体肉身——一起构成人类的真正的生命。而肉身,有色,有相,是阳性世界,即物质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视形式。灵魂,无色,无相,属阴性世界,是另一种存在——反物质的存在。 − 人体每个细胞内都有质子,微质子,中子,微中子。中子和质子是阳性的,实在的,微质子和微中子是阴性的虚空的。前者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存在,后者以四维或多维的空间形式存在。 − 如果将人体细胞核内的元素核子里的微中子结合起来,便构成了相等于物质躯体的形相,这就是佛说的“中阴身”。各种微中子的集结,便是无形无色的能。质量不同,能量也不同,存在的时间也不同,它可以是普通的灵魂之光,也可能是永存世界之佛光。 − 佛教并非宗教。宗教的概念是要造神,或造个上帝。但佛教没有神,而是说每个人都能修炼成佛。佛教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和学说。道家和儒教则是一种自然观和社会哲学,佛、道、儒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因此在中国严格说并没有真正的宗教。 − 佛相非相,佛身是化身。老子是大智慧,在道德经上说“道可道,非常道”,都是禅机一种思想、智慧。诸佛相,菩萨身,并非实相,更非肉身,是一些给众生醒示的形象符号,象神秘的声音咒语一样,是存在于多元世界中的“超能”,存在于有色和无色的“界”(Dimension)中。 − 佛常拈花微笑,不强制人,不训人,只指示人,渡人,开悟人。“觉悟”一词是从佛经上来的,人有了“觉”和“悟”,便产生智慧,这比任何知识和金钱都重要,这是世上最大的财富。“摩诃般若婆罗蜜多”——即智慧到彼岸。 − 世上一切都是空的,这是佛教的虚空观。“空”并非没有,而是指一种存在的形式。所有阳性世界的物质都是从阴性世界的空虚状态转化过来的,即“有”存在于“无”。而阳性世界也能转化为阴性世界——“有”变成“无”。 − 佛理已在地球上传播二千六百年了,我觉得它不仅是人类的智慧,它实在是一种宇宙智慧。这个宇宙信息和智慧,最早被印度王子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参禅时得到了,后来再传播开去。这样释迦牟尼就被他的后人尊为佛祖,称为世尊。以释迦牟尼作为佛相,开示渡人,用禅机布道,慈悲为本,目的使人类彻悟,改造社会。 − 佛经上早就讲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中千世界,三千小千世界。每个小千世界却似一个星系或一个黑洞。宇宙如此的广袤和恢宏,就如多层的网,他们是有生命的,每个大小世界之间都有关联,他们互相影响,不断运动,休戚相关,“成,住,坏,空”。 − 在科学界,真理往往是相对的,但是佛学中所叙述的一些道理,如事物的因果关系,它的虚空观,宇宙观等却接近绝对真理。 − 人类有史以来的科学成就都是受到了两个最革命性的学说启发,一是1905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是1927年波尔的“量子力学说”,他们推翻了传统经典力学“牛顿万有引力”所奠定的绝对空间观念。“相对论”的理论核心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形象地说:就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超过了光速,他的时间就改变了,或者说逆转了,甚至倒退了。宇宙的绝对概念在根本上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 “量子力学说”的理论提出了“测不准的定律”、“物无常性原则”和“观察者的意识作用说”。即当科学家在观察一个微小电子在运动时,这颗电子的运动方向便产生了变化。 − 佛学中常提到“境由心生”,“法由心造”和“缘起”,说得就是物体的相生、相关和无常性。“量子力学”中所阐述的“或然性”。便是印证了佛学中的主要思想“因果”性。它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 − (摩诃般若婆罗蜜多)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用眼看得见的物质,从空无而来,由因缘所生,成各种形相。这里有三层意思:一、宇宙是由两个世界组成:阴性世界——空无,阳性世界——色界,二、是说物质的化学性,世界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的变化过程,每一种物质都会从空无中产生,发展、腐败,转化重组。三、是说物质的物理性。每一个物质最小的构成,如原子、电子、质子等微粒子,它们结构和运动方式都是有几个电子围着一个核子转,中间呈现着的巨大的空间。他们的结构和运动状态,与整个宇宙中大小星系的结构和运动状态及其相似。 − 心念不着相,看不见,摸不着,仿佛电磁波一样,但确实是一种能,一种物质。气功师作功用意念治病,实际上在释放一种能,一种气机,这也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相通和互相转化。 − 当人的精神活动特别集中而强烈时,意念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能量。人在思考或创作时,也是一种精神活动,当他的心念到一定强度时,感觉上来了,色彩和谐了,造型生动了,曲调上来了,结构完整了,数理方程式出来了。 − 一般说来重精神的人,物欲小,物欲强的人,精神弱。精神属于阴性世界是虚性的,但她能量无比,并可以转化为物质。精神本身是一种物质,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 我相信,二十一世纪是宇宙和人类觉醒的世纪,人类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佛理的传播变得更聪敏智慧起来。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了崇高精神,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创造最大的财富。 − 物质不能产生财富,精神能产生一切。
方世聪 1991-2000年巴黎南郊
|